动态
航运业运费疯狂上涨,究其原因是什么?
935
最后更新于: 2023-12-01 21:03

目前,全球的海运价格暴涨,甚至涨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价格,根本原因居然是集装箱运费居高不下!

2020年1月,一个40英尺集装箱从中国宁波港运到美国洛杉矶的海运价格是1000多美元。2021年8月2日,这个价格涨到了16000美元。2021年8月15日,这个价格突破了20000美元。

这个运价有多离谱呢?按这个运价,海船只要跑一趟,就能把船价给挣回来。而一个预约在9月从上海到洛杉矶的托运人,已经收到了2.5万美元每箱的报价。

从1000多美元到2万美元以上,仅仅只过了一年半的时间,海运价格近乎一天一价,疯狂的飙升。但是这个飞涨的运价,只针对于中国到美国以及中国到欧洲的单程运费,返程运费并不是这个价。

原因很简单,疫情严重打乱了全世界的生产秩序,导致了大范围的物资紧缺,而目前全世界唯一能正常开工的地方就是中国,而中国和全世界做生意的顺差总和居然出现了爆发式的增长,这巨大的顺差带来了两个问题。


外贸订单持续增长

疫情让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生产力降低了很多,很多国家的生产力基本处于瘫痪状态。目前,只有中国国内能保证正常的生产力,一时之间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的中心。全世界的订单雪花一样的向中国工厂飞来,中国工厂加班加点的赶订单。

就拿口罩和试剂盒来说,疫情让其他国家工厂无法正常运转,更有大规模聚集性事件发生,而国内复工以后,生产力从基本恢复转向全面恢复,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国家物资紧缺,很多企业主纷纷转投海外市场,把医疗物资远销海外,大量的物资源源不断的从中国港口运往世界各地。

另外,整个海外都属于物资紧缺状态,对物资的需求远远大于中国,中国缺的几个东西又都被美国给禁了,这就导致欧美需要中国的东西,但中国不怎么需要欧美的东西,这就引出第二个问题:


疫情现状导致集装箱有去无回

由于2020年疫情影响加上去年底很多海外仓补货,现在出口需求量增大,导致集装箱到了各大港口之后卡在那里。

然而欧洲很多国家因为疫情严重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,大量的巨轮装满货物抵达欧美后,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,就是整个欧美没有那么多货需要运回中国。

免堆期也比之前短了很多,之前还可以在目的港申请两周、甚至更久的免堆期,现在不好意思,请在一周之内把柜子全拉走,否则就要额外交租金。

此时总不能空船回中国,于是,各大海运公司疯狂降价,运什么回中国都行,只要能让船和集装箱回国就好。因此,从美国运到中国的价格,只有中国到美国的零头。但不管你怎么降价,货就那么多,最后必须得有船要空着回去。

一堆海船在美国港口那里等着货物装船。然而空耗时间也不可能装满货,慢慢的,这样自愿放弃装货的船越来越多,供需逐渐恢复了平衡。

既然已经决定了空船驶回,大量的船长在卸完货后,装点压舱水就直接拔锚起航了,因为已经没什么值得船长运输的货物了。

码头堆满了集装箱,往回走的集装箱运不回来,国内集装箱变少,直接导致国内严重缺集装箱。

而此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:


工厂交货期延长

由于出口订单的激增,工厂的压力变大,交货期被迫延长。

举个例子,眼看和海外客户的交货期就要到了,然而老板因为海运没有更过的空集装箱而订不到舱位,明知道空运费用高,自己搭运费也要把舱位订上尽快起飞,就为了企业不能失信于客户。

然而到起飞前几天,老板的货因为太多还没打完包装,不能赶上这趟航班了。

直到一个月后,已经超过了和海外交货的时间。即使如此,老板订到了舱位但是有点小贵,货物终于搭上了这次航班,运输很顺利,就是到达目的地已经超过了交货的时间...

今年上半年,美国的集装箱出现了40%的不平衡缺口,也就是每10个集装箱运进,只会有6个集装箱运出,4个集装箱被滞留在美国。随着返回空船数量的越来越多,事情慢慢的又不对劲了。用来装货的集装箱不够了!


集装箱体系是人类海运史上的一项重大发明。发明集装箱的是一个叫麦克莱恩的美国人,二战后他从事物流运输工作,一门心思想着压低物流成本。

用集装箱来装货,很多人都想过,但都没有建立起成系统的做法。而麦克莱恩通过一套完整的流程,把货运规模化,标准化,让海运成本降低了95%以上。

在集装箱体系发明后,世界海运贸易急速发达,很多本来经济上不划算的买卖,现在变得划算了,世界大分工拥有了可能性。

最终,经济全球化诞生了,全世界分工合作,也就是如今的世界经济模式。在如今的世界贸易中,每公里的运输成本,公路是海运的26倍,航空是海运的95倍,海运占据了绝对优势。

而支撑起这一切的,就是那个小小的集装箱。制造集装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,也不是很贵,但没有却是不行的。


中国是一个制造业大国,全世界超过96%的干货集装箱和100%的冷藏集装箱都在中国生产,产量没有任何问题,生产线也在疯狂的24小时运转。但中国境内的集装箱,居然越来越少,最后居然找不到集装箱了!

因此,即使目前全球海运运力已经是满负荷运营了,超2000万个集装箱运输的运力都投入到了海运,甚至一些非集装箱船、杂货船也投入到了集装箱转运,也没有办法短暂缓解集装箱空缺的紧张。

再加上,处于行业上游的造船业等供应周期较长,所以下游的运力决定了海运的兴衰。

在集运供需已如此高度不平衡的情况下,‘一箱难求’背后反映的是运力供需矛盾。

因为,目前运力供给具有一定的滞后性,而运力增长影响着航运供需的平衡,也是导致航运价格只增不减的原因。

据我国交通部数据显示,为了能够满足需求,我国的集装箱产能正不断增速,目前已从每月20万标准集装箱提升到50余万标准集装箱,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集装箱紧缺的现状,不过据有关资料显示,7月份我国舟山港又新增了4条航线,这对于集装箱产能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考验。

©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.